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

從《傻鵝小皮》看繪本、看繪本大師、看大人


我負責改編劇本的布偶戲《傻鵝小皮》即將上演。改編時,我反覆看着原著繪本《皮杜妮》"Petunia" 上Roger Duvoisin的畫,那真是一種享受!我一真在想,他是個怎樣性格的人?畫得這麽隨意、不苟小節,卻就是那麽活潑、有神氣。他寫故事的思路方式也很跳脫,不受正路的想法束縛,Charles M. Schulz("Peanuts" 的作者)也給我這種感覺。

跟現在許多有教學企圖的兒童繪本相比,Roger的(那個年代的?)作品真是賞心悅目太多了。即使本地的「麥嘜」比較無拘無束,卻又欠缺放諸世界皆準的寬度,和雋永之美。

在Roger Duvoisin和Charles M. Schulz的故事世界,大人、孩童、動物是不可分的,互即互入,人性的悲歡、脆弱、可笑就由那些看似可愛、簡單的角色表達出來。經由孩童或動物的呈現,就將大人慣常、合理化的行為,還原成可笑、不過是如此的事實。我們看了會心微笑,往往是因為真相就這麽簡單地說中了。

兩位作者還有個共通點,就是在故事中,大人總是缺席的。即使有大人角色出現,也是戲份不重,甚至只是功能性角色("Peanuts"中幾乎沒有大人,偶爾出現也只見一雙腳)。就好像,只從孩童的世界出發,亦能看到人的世界的所有種種,甚至看得更清楚。

寫到這裡,我想起一件事,今天我抱着一歲半的女兒,上Youtube聽Andy Williams唱"Moon River"、"Love Story",她一直坐著,很專注地聽,聽得入了神。誰說小孩子就是要聽都那些簡化、扮開心、低智的兒童歌曲?(兒歌光碟公司說的?)孩子們正值感受力最深、最少觀念牽絆的年紀,為何不播韻味深長的音樂給他們去聽、去選擇?也許理由是一個:我們將他們理解成自己心目中小孩子的模樣,而不相信他們的心性,比我們的還要寬。

陳煒雄

1 則留言:

  1. 小孩子、青少年、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有不同的世界,胡亂介入都是不好。

    回覆刪除